7月11日股票炒股配资平台,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通报了我省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全国表彰的有关情况。茂名、江门鹤山、韶关仁化城口镇和潮州三环集团等我省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代表,郭丽英家庭、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等我省获得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代表,以及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分别在会上发言。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代表茂名市:
以奋进姿态绘就好心之城文明画卷
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在发言中表示,2017年起,茂名从群众最诟病的环境脏乱差抓起,推动城市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巨大变化,创文真正“创”到了群众心坎上,用8年坚守改变了一座城市。
牢记嘱托,铸就心怀感恩的“奋进之城”。茂名创设“柏桥讲堂”,创建“理响荔乡”等百姓宣讲品牌。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倡树“红包撕角返还”“有喜事来种树”等文明新风;倡导“植树过年例”,全市5个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推广,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茂名召开。以“百千万工程”激活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高州根子镇等16个村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
以文化人,孕育崇德向善的“好心之城”。茂名依托城市原点露天矿,建设油城墟,升级博物馆,改造好心湖,昔日露天矿蝶变为近悦远来的生态公园。打造《谯国夫人》《好心宝宝》等影视作品,建成38家“好心书吧”、118个“好心广场”,使“好心为民”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为民惠民,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完成582个小区系统性改造、978个小区“微改造”。争取增发国债6亿元,改造中心城区排水管网25公里,排涝能力由3年一遇提升到30年一遇。推行“五老+自治”管理机制,1149个无物业小区全部实现有效管理。完成130条城市道路改造提升,打通40条“断头路”;聚焦市场“脏乱差”,升级改造16家农贸市场;出台二十项“硬措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共建共享,打造全民参与的“志愿之城”。推动社区退休老干部、学生家长、个体工商户、“好心管家”等13类群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孵化了一支“带不走”的志愿队伍。全市注册志愿者突破135万,平均每5人就有1位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超8000个,年均开展志愿活动16万场次,志愿红袖章、红背心成为跳跃在大街小巷的美丽音符。
庄悦群表示,茂名将深化常态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文明建设成果,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茂名力量。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代表江门鹤山市:
共建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江门市副市长、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在发言中表示,自2012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鹤山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各方面,着力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民解忧,让幸福可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近三年投入超5亿元新增公办学位1.3万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100%入读公办小学,全市4万名小学生全面实现午休“平躺睡”。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投资超11亿元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建成启用。沙坪、共和公办养老服务中心顺利建成,全市8家公办养老机构532个房间加装冷暖空调实现全覆盖。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升级改造老旧小区38个、农贸市场24个,建成31个“口袋公园”,总投资5.9亿元的鹤山市文化中心成为城市新地标。投入1.5亿元将西江大堤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近三年外地新迁入鹤山户籍人口达2.1万人。
以文化人,塑城市名片。拓展空间打造书香城市。建设以鹤山籍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为主题的书屋15间,创设“任溶溶作文奖”。丰富活动打造多彩城市。广泛开展村歌唱起来、村晚演起来、村赛办起来等群众性系列活动,举办春节龙狮巡游等“我们的节日”特色民俗活动。文旅融合打造魅力城市。以古劳水乡为核心,将农耕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
与民同行,树文明新风。文明实践出新招。创新开展“文明Yeah(夜)集”、文明夜校等项目,年均惠及群众35万人次。文明创建出实效。持续推行“网格化”“志愿楼长”等常态化创建机制,359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一线,2000多名“志愿楼长”服务邻里,6.5万名志愿者汇聚暖流。文明培育出典型。搭建资源挖掘、立体宣传、学习交流、礼遇帮扶四大平台,涌现3名全国劳动模范、3名“中国好人”、6名“广东好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刘志刚说,鹤山将以更高站位扛牢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鹤山力量。
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代表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
长征精神照亮文明之路
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党委书记章俊表示,城口镇作为全省唯一拥有红军长征主题纪念馆的特色镇,近年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精神传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近年来,城口镇坚持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红色基因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先后完成谭甫仁将军旧居等51处革命遗迹遗址保护修缮;组织工作组深入挖掘整理“红军碗”“铜鼓岭阻击战”“奇袭水东桥”等红色故事;用VR技术还原红军夜宿城口、长征战役等历史场景;组建“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宣讲团,打造“板凳课堂”“庭院课堂”等宣讲平台;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实现全镇覆盖,让红色故事走进家家户户。此外,城口镇还依托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打造“重走长征路”沉浸式研学体验品牌,年均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
城口镇还培育红色文旅示范带,带动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产业提质升级,把文明创建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章俊介绍,在镇村改造过程中,镇村干部带着设计图挨家挨户商讨,不仅保留了红色小镇的古城风貌,还推动了美丽圩镇“七个一”以及文体广场、长者饭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还配套实施农房风貌提升奖补政策,动员群众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全镇风貌焕然一新。
此外,城口镇还创新“红色研学+温泉康养+古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成功打造恩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造就业岗位1800余个,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城口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让全镇群众当“主角”。章俊介绍,城口镇推行“睦邻制”,把全镇科学划分为156个睦邻单元,选聘熟悉村情民意的邻长担任“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东光村等建立“文明积分超市”,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热情,积极改造闲置荒地723处,建成美丽庭院示范点70个、四小园395个,参与志愿服务率达65%,形成“小事不出邻、文明齐共建”的淳厚乡风。
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代表潮州三环集团:
企业做大做强需要精神文明力量支撑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钢表示,回望三环集团的发展历程就能清楚地看到,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力量来支撑。
李钢介绍,三环集团始建于1970年,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在集团企业文化中,有一条从创始人那一代流传下来的“打地铺”精神。
“当年为了三环可以立足,老一代工程师在工厂里打地铺,夜以继日开发产品。”李钢说。如今,三环仍然传承着这种精神,近年来,三环集团近2000名工程师持续攻坚“卡脖子”和“新能源领跑”问题,目前主要产品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90%以上规格已实现国产化,30多项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部分还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
三环集团还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常态化开展“三环护航者”“三环之星”等选树宣传,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办“有话就说”平台,设立“技术创新积分奖”,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建议,营造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三环集团还积极建设幸福型企业,为职工提供免费食宿班车,为职工介绍婚姻对象和举办集体婚礼,为职工生育提供福利并协助职工子女读书,竭尽全力让员工少点后顾之忧。集团还连续25年在中秋节举办集体婚礼,220对新人在亲属、同事的见证下步入婚姻殿堂。
李钢表示,国家的强大、政府的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后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分内事”。三环集团成立三环慈善会,截至目前,已开展152项公益慈善活动,为3000多名贫困人员送去温暖,帮助328个孩子圆了大学梦,并参与捐赠20多项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三环集团还捐资建设“潮人公园”,预计今年10月向市民开放,届时将成为连接韩江两岸的潮文化新地标。
据悉,2024年三环集团实现销售73.8亿元,同比增长28.88%;净利润21.94亿元,同比增长38.78%。“接下来,集团将牢记报国初心,以高标准的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努力实现新突破。”李钢说。
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郭丽英家庭:
好家风是乐观顽强
鼓舞他人的力量来源
“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和我的家庭,更属于这个让平凡人、平凡家庭也能发光的新时代。”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彩田社区居民郭丽英说,正是生逢新时代,让自己可以谱写家庭乐章、点亮文明之光。
2001年,郭丽英被确诊为癌症,经历迷茫痛苦后,丈夫和女儿的鼓励让她毅然踏上与命运博弈的征程。2006年,她与好友丛飞赴京演出,并相约返回深圳后组建一个癌症病友艺术团。
为了这个约定,郭丽英忍着病痛四处奔走,早出晚归,所有的艰辛都化作前进的动力。2012年,艺术团成功注册,“凤凰涅槃”成了艺术团最响亮的名字。“它承载着我们的苦难与坚韧,见证着家人在绝境中的支持与托举,也将激励着更多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唱响属于自己的生命赞歌。”郭丽英说。
正当艺术团办得有声有色时,命运的无常再次降临。丈夫被确诊为胃癌晚期,郭丽英将丈夫照料自己时的温柔与耐心,同样回馈在他身上。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丈夫的病情逐渐稳定。
这个过程中,两个女儿也十分懂事,不仅时刻关照着父母的健康,还经常为艺术团做志愿者。在家庭熏陶下,郭丽英的外孙女也慢慢培养出自己的爱好,加入深圳大剧院青少年爱乐交响乐团。
“好的家风给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也是我们乐观顽强、鼓舞他人的力量来源。”郭丽英介绍,在社会爱心力量的温暖相助下,艺术团发展逐渐步入正轨。“这份沉甸甸的关爱不仅给了我们物质上的帮助,更赋予了我们传递正能量的动力和勇气,让我们能够用艺术抚慰病痛,用歌声点亮希望。”
艺术团前往深圳各大医院、福利院等单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500余场次。艺术团不仅是团员们展现风采、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公益平台,更是一个传递爱与希望的大家庭。在这里,每一位团员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力量。
“接下来,我和家人将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带动更多家庭和我们一起,继续以生命歌唱、用奉献感恩,鼓舞身边人、传播正能量。”郭丽英说。
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代表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
坚守育人使命 传承文明薪火
紫南小学坐落于“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乡村”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紫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关小燕表示,学校坚守“在一座优秀的村庄办一所优质的学校”的美好愿景,秉持“崇真向善、共创美好”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小燕介绍,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文明校园创建合力。学校党支部与紫南村党委建立共建机制,联合制定《紫南小学合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以“党建+”模式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文明校园创建。
同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教师“先锋引领”工程,以优良师德师风引领校风学风建设。在家校联动方面,每学期定期开展“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个个争当紫南名片”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文明校园建设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政教育摆在首位、做实做好。”关小燕说,学校邀请先进典型定期走进校园讲授思政课,创新编写“紫小有礼”系列微课,4个精品课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库,用好村史馆、佛山好人馆等资源,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不断提升思想觉悟。
紫南小学还着力打造美丽校园、书香校园、安全校园。关小燕介绍,学校近年来投入近300万元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建设书香大厅、图书馆、班级读书角等,营造处处是书香、随地可阅读的浓厚氛围。学校与派出所建立警校联动机制,聘请警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关小燕介绍,学校结合“仁善紫南”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文化“活”起来。比如,组织学生深入周边村居调研,定期举办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传承发展武术、龙狮等传统体育项目,组织师生参与徒步等全民健身活动。
“紫南小学将倍加珍惜全国文明校园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更好扛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坚守育人使命、传承文明薪火,继续谱写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壮美诗篇。”关小燕说。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何镜堂:
建筑记录时代 设计让城市更美好
“获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我深感荣幸,更倍感责任如山。”在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作发言。他表示:“作为一名建筑师、一名教师,我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与我并肩奋斗的团队,属于培养我的祖国和时代,以及无数在千千万万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奋斗者。”
何镜堂生于1938年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成长于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从1983年45岁重返高校,到1992年晋升教授,1994年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再到如今耄耋之年仍奔走在建筑创作与人才培养一线,这一路走来,他感到,没有学校的培养与团队的支持,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时代给予的舞台,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何镜堂认为,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营造,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时代的印记。通过建筑不仅能够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还能传递出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开放。从深圳科学馆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他和团队以一个个建筑精品记录着行进中的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的坚定自信。他还创造性提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体系,探索产、学、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话语体系积极贡献力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不怕输”的精神带领团队奔赴在建筑实践一线,以建筑记录时代,用设计让城市更加美好。
“青年是我们未来的脊梁,作为教师,唯有将经验化为阶梯,方能托举他们攀登更高峰。”何镜堂始终坚持以德育人,做学生最喜爱的导师,他奉行以奋斗的人生打动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优异的品格塑造人,已培养近200位硕博士生,学生中先后涌现出5位国家、省级设计大师、18位国家青年建筑奖获得者。2011年,他捐款并推动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学术与创新。
何镜堂说,将牢记嘱托,用建筑记录时代,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话语体系,让中国建筑登上世界之峰,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终身。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尚黎阳 汪祥波 汪棹桴 祁雷股票炒股配资平台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